1987年,看著好友們一個個都有了自己的長篇代表作,陳忠實他急了,于是他警告自己,如果50歲還寫不出一本,死后可以當枕頭用的書,那這輩子就白活了!
陜西這片黃土地一直是人才輩出的地方。20世紀七八十年代,涌現(xiàn)出一批杰出的作家,其中以陳忠實、賈平凹、路遙三人為代表。
(資料圖片)
三個人并駕齊驅(qū),但說到代表作,路遙有《平凡的世界》,賈平凹有《廢都》。這時,有人問陳忠實:“你整天寫作,為什么不能寫一本《平凡的世界》,《廢都》這樣的呢?雖然這里使用了夸張的手法,但這意味著陳忠實,也可以寫出他的一部杰作,和《平凡的世界》一樣著名,和《廢都》一樣深刻。
所以在各方壓力和他自己的要求下,他渴望創(chuàng)作出一部,死后可以放進棺材的長篇巨著。為此他警告自己,如果50歲還寫不出一本,死后可以當枕頭用的書,那這輩子就白活了!
為了安心寫作,陳忠實做了一個決定。他不僅辭掉了繁瑣的工作,還多次拒絕擔任省文聯(lián)黨組書記。這一度讓他的孩子交不起學費,面臨妻兒的尷尬生活。
但是他已經(jīng)決心只為寫好《白鹿原》,從開始準備材料,到寫完《白鹿原》,前后用了六年時間。
回憶起當時的情景,陳忠實說,“當時點了一支雪茄,煙霧裊裊。我打開房間里所有的燈,把錄音機的音量調(diào)到最大。老房子很亮,耳邊回蕩著悠揚的秦腔。那一刻,我坐在一把舊椅子上,感覺眼淚都要流出來,外面四年前種下的法國梧桐的樹干已經(jīng)長到了一個成年人手臂的粗細。”同時也說明了他完成《白鹿原》后的如釋重負。
對于這樣的一本巨作,陳忠實在開頭只寫了巴爾扎克的一句話:“小說被當作一個民族的秘史。”他指出《白鹿原》的靈魂是中國人從帝制走向現(xiàn)代文明的精神剝離過程,剝離腐朽,生長新的生命。
的確在《白鹿原》,在中華民族最危難的時候,抗戰(zhàn)英雄挺身而出;當軍人、土匪、流氓趁亂橫行的時候,“鄉(xiāng)約”立起來了;白嘉軒的脊梁斷了,但他仍然擔當著白鹿原上的“道義”,將邪惡鎮(zhèn)壓在塔底所以在《白鹿原》這本書里,對人物描寫的很深刻。
主人公白嘉軒精于算計,自私虛偽,卻熱愛這片土地。他可以出錢為這片土地建一所學校,原諒可憐的寡婦李,在危機中穩(wěn)定家庭。
田小娥,一個被所有人討厭的女人,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毒藥,但她是多么的無助。生活已經(jīng)把她逼到了不歸路。她反復想拋棄過去,為愛而活,為愛而變好。然而生活并不想放過她,最終造成了她的悲劇,而她也造成了別人的悲劇。
黑娃,一個忘恩負義的土匪,對命運倔強不屈。白家給他的“禮物”就像是一種侮辱。他想自己謀生。他想服從自己心靈的指引,卻屢屢碰壁,注定不會和田小娥在一個破窯里度過一生。他必須挑戰(zhàn)自己的命運,即使頭破血流。
這篇文章中唯一一個極具洞察力和智慧的是朱先生。他被稱為圣人,總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,總能在關(guān)鍵時刻把人叫醒。但是,因為他太清太直,所以,他還是承受著這種慘淡的人生。
可見在《白鹿原》中,有的人精于算計,卻落得個悲慘的下場;有的人荒唐了半輩子,最終迷失了方向,有的人卻胸懷大志,光明磊落,永遠受人尊重。
所以命運往往是個人選擇的結(jié)果。好的想法會結(jié)出果實。太多的欲望必然會讓你誤入歧途。
人生的十字路口,一個選擇,可能會影響一生的命運。讀完《白鹿原》這本書,你就明白了人生,看透了人性,明白了人生的方向。
此外,據(jù)人民文學出版社統(tǒng)計,《白鹿原》迄今已出版160多萬冊,被公認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小說創(chuàng)作領(lǐng)域最重要的成果。至今仍暢銷不衰,并被改編成秦腔、話劇、舞劇、電影等多種藝術(shù)形式。
2014年6月13日,《白鹿原》再次登上北京人民藝術(shù)劇院的舞臺。這是該劇自2006年首映和2013年重新編排后的第三輪演出。演出開始前幾天,所有的票都在網(wǎng)上售罄。
文科院副院長濮存昕說,“上個世紀初,伴隨著腐朽的封建時代,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有很多,包括白嘉軒身上很多‘積極’的東西,都是我們今天需要回頭去看的。
先做人,先正心,再做事。就是《白鹿原》教我們的道理,《白鹿原》值得我們?nèi)ゼ氉x!
同名電視劇原著小說《白鹿原》未刪減 陳忠實著作 茅盾文學獎經(jīng)典收藏小店月銷量734¥39.8打開百度APP立即掃碼購買購買關(guān)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