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時節(jié),走進湖北省咸寧市橫溝橋鎮(zhèn)袁鋪村17組袁北山,一幅生態(tài)宜居的鄉(xiāng)村水墨畫卷映入眼簾:寬闊平坦的村灣干道,筆挺蔥郁的風景樹,魚嘴形標志性建筑,清澈靈動的河流蜿蜒穿過村莊,斑駁舒展的古樹倒影,錯落有致的田園屋舍……目之所及,一磚一瓦皆顯鄉(xiāng)韻,草木田溪處處風景。自湖北省開展“美好環(huán)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締造”活動以來,一場共筑美好環(huán)境和幸福生活的蝶變之旅在袁鋪村袁北山這個小村灣里悄然發(fā)生。
(資料圖片)
決策共謀,從“旁觀者”到“參與者”
袁北山位于橫溝橋鎮(zhèn)袁鋪村村委會右側,組內共有182人,其中黨員7人,常住人口80多人。村里外出務工經商人口較多,上世紀70年代這里曾是全村最窮的一個小組。90年代后,村民們走出村子,外出務工、下海創(chuàng)業(yè),漸漸開始反哺村組。聽說組里要重新修路,翻新公共設施,在外游子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,積極投身村灣改造建設。在一眾捐資的金額中,最高捐贈達到了3萬元。村黨支部書記袁幫振介紹:“袁北山歷來就很團結,在外的游子有很濃厚的家鄉(xiāng)情節(jié),十分支持組里的建設。知青路、北山橋、門口塘等都是大家一起捐資修建的?!?/p>
2022年9月,在湖北省財政廳的支持下,袁北山村灣“美好環(huán)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締造”試點建設正式啟動。“共同締造”是什么?群眾要知曉;美麗村灣怎么建?群眾說了算。為了讓“共同締造”活動順利進行,袁北山村灣黨支部組織開展了系列“晝訪夜談”活動。
“現在的河道太臟了,完全沒有以前清澈”“組里的環(huán)境也得整治,太亂了”……項目設計人員、鎮(zhèn)村黨員、返鄉(xiāng)能人、在家村民等圍坐一堂,暢談袁北山的發(fā)展建設方向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,現場氣氛熱烈?!敖ㄔO美麗家園,不能因為一家的臟亂差影響整個組的環(huán)境,我們每家都要自覺行動起來?!贝迕裨瑳_子說?!斑M組道路有些窄,平常錯車很不方便,建議擴寬道路?!贝迕裨ńㄗh。
講解規(guī)劃、抒發(fā)愿景、提出疑問建議、現場修改解答……思想的火花在干群之間迸發(fā),一條條符合村灣實際的想法被提出,美麗村灣的規(guī)劃圖紙也在大家的建議中多次修改。18場開在田間地頭的村組規(guī)劃會商會、村灣夜話、屋場連心會,30余條關于村灣建設的意見建議,真正走進了村民的心里,拉近了黨群之間的關系?!耙郧敖M里有建設,很多村民都是在旁邊看著,有時候還會產生矛盾?,F在讓他們出點子、提想法,反而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有說話的地方、參與的機會,參與村灣建設的積極性變高了,主動出謀劃策?!苯M長袁經洲說。
發(fā)展共建,從“一旁看”到“一起干”
改善村灣環(huán)境,需要充分發(fā)揮群眾力量,黨員更要帶頭示范。為了持續(xù)發(fā)揮黨建引領作用,袁北山成立了由9名黨員組成的村灣黨支部,讓黨員干部帶頭干,村組黨員積極做示范,把“紅色根須”延伸到村灣最末端。同時,組里還成立了村灣理事會,監(jiān)督美麗村灣建設工程質量和資金使用情況。
此外,黨支部立足基層組織建設,采取“組織引導、黨員示范、群眾參與”的模式,推行“村灣黨支部+村民小組黨小組+黨員中心戶”體系,通過建立“1+N”黨員聯戶工作機制,編織起了一個“人人到戶”的服務網絡。
“這些石磨、簸箕、罐子都是村民捐的,這里的一磚一瓦都是組里的人修建的?!闭勂鹧咧緲騼膳缘男蓍e小廣場,袁鋪村黨支部書記袁幫振說,在建設過程中,通過鄉(xiāng)賢帶動,鼓勵村民動手清理房前屋后雜物、美化院落等,袁北山從過去的“一時美”變?yōu)楝F在的“時時美”。對道路新建、堰塘維修等難度較大的工程項目,村里號召村民投工投勞,實現集體共建,讓村民共同參與示范點建設。村民從“一旁看”積極轉變成“一起干”,在出謀劃策、積極參與的過程中,成為美好生活的創(chuàng)造者,共同建設美麗家園。經過路口廣場景觀節(jié)點打造、道路拓寬綠化、龍燈場河堤修建、河道清淤拓寬、橋邊休憩平臺等建設,袁北山目前已形成“一戶一處景、一河一幅畫、一處一天地、一域一特色”的鄉(xiāng)村美景。
成果共享,從“以點帶面”到“連線成片”
秋冬時節(jié),袁北山組內魚塘里的水已抽干,挖土機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清淤作業(yè)。據介紹,袁北山依托組內的60畝魚塘,成立了組級集體經濟合作社,近八成組民入股參與分紅。合作社以垂釣收益、農家樂經營為主,高峰時期每天人流量近百人。袁北山村灣還以“共同締造”為契機,積極動員組民將魚塘進行改造,在將原本分隔開的兩個魚塘打通之后,連接一處人工景觀島,修建古色古香休閑亭。同時,組里將魚塘旁原本荒廢的土地進行平整,對原有的農家樂進行了改造升級。
據了解,“共同締造”試點活動開展以來,袁北山充分利用了原有漁業(yè)特點和土地資源優(yōu)勢,提振增強袁氏養(yǎng)殖專業(yè)合作社的集約化優(yōu)勢,積極構建“漁業(yè)養(yǎng)殖+釣魚休閑”“農業(yè)增產+共享菜園”的產業(yè)模式,打造一條集采摘、游玩、賞景、餐飲“一站式”鄉(xiāng)村休閑旅游路線,變“孤雁獨飛”為“抱團致富”,迸發(fā)產業(yè)發(fā)展新活力,實現抱團聯動共贏增效。
守護青山綠水,建設美麗家園,讓發(fā)展成果由人民共享。袁鋪村精準對接群眾需求,以“小切口”推動“大變化”,讓幸福生活成色更足。談起發(fā)展愿景,村黨支部書記袁幫振說:“美好環(huán)境依靠群眾一起共同締造,我們希望能夠努力讓村民看得見美麗風景,聽得到熱鬧鄉(xiāng)音,留得住悠悠鄉(xiāng)愁,過得上幸福生活。”(盧思哲)
<